都会报道回首系列之廿二:安徽合肥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27日浏览量:
【注:本文作于2014年3月,作者:祁胜利。题图为作者照片】合肥新定位: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文·祁胜利历史悠久的安徽省汇合肥,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商贸和信息中心,皖江都会带承接工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长江中游都会群的焦点都会。是全国重要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承东启西、领悟南北、辐射中原。还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是全国唯一中心城区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都会。
2011年,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巢湖市成为合肥下辖的县级市,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自此,依托这一奇特资源,合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凭据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提出了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大湖”既是自然生态的外在展示,又是人文禀赋的扩展融合。
“名城”既是都会形象的高度凝炼,又是焦点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的强化和提升。“创新”既是传统优势的继续发扬,又是科教资源的厚积薄发。
“高地”既是标杆和水准的生动展示,又是对未来优美愿景的执着追求。如今,“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已成为合肥越来越鲜明的都会形象定位,获得了全省、全市上下的高度认同,受到了海内外广泛关注。2013年,合肥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生长。
全市生产总值4650亿元、增长11.5%,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为24.5%;全社会牢固资产投资4708亿元、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7.4亿元、增长14.5%;财政收入768.3亿元、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3亿元、增长15%;城镇住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8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0元、增长14%;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的。荣获一系列国家级表彰奖励,部门经济指标在全国26个省会都会中跻身或靠近“十强”。上篇:大湖与名城共生建设经济繁荣的实力合肥合肥是国家重要的新兴工业都会。
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等六大主导工业硕果累累;节能环保、生物、新质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工业从无到有,迅速集聚,工业结构不停提档升级。合肥是全国最大的家电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一大批名企名品声名远播。近年来,合肥着眼于做大经济总量和转变经济生长方式的“双重任务”,努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提高生长质量和效益。
2012年3月,合肥印发《加速中心城区工业优化结构转型生长的意见》,引导城区、县域、开发区工业结构合理,要求中心城区通过“腾笼换鸟”,建成新型都市工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主导区、传承历史文化的焦点区和高品质的宜居生态区。庐阳、蜀山、瑶海、包河4个老城区划分瞄准以LED蓝宝石为焦点的晶体工业集群、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物联网工业园等都市新兴工业。
滨湖新区则重点打造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已有14家金融企业入驻。工业转型升级的程序不停加速。强力推动家电、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物加工等优势工业生长,争取再培育若干千亿级工业和千亿、百亿级企业。
2013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43.3亿元、增长13.8%,实施一批切合国家工业政策和行业标志性目的的重点项目。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通过验收。
修编现代服务业生长计划,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工业园、动漫及服务外包基地、特色商业街等加速建设。大湖名城需要绿色经济来支撑。因此合肥加速高新技术工业和战略性新兴工业的生长。
2013年合肥战略性新兴工业实现增加值533.6亿元、增长22.9%,新型平板显示、机械人、公共宁静等列入国家区域集聚生长试点,在全国率先出台光伏工业生长和推广应用政策,国际智能语音工业园启动建设,集成电路工业取得实质性突破。合肥决议层形成了“只要是合肥真正需要的高科技工业,有风险也要上”的共识,缔造性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扶持新兴工业,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并力促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当年面临合肥京东方公司有技术、缺资金的逆境,合肥毅然拿出30亿元购置股份,并资助企业在资本市场召募60亿元资金,仅用18个月的时间完成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在庞大的经济形势下,京东方2012年盈利1亿多元。
8.5代生产线2013年底投产,使合肥成为全国最大的面板生产基地。现在合肥已培育出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及新能源等10大新兴工业,并迅速形成工业集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生长到615户。与此同时,合肥加速生长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以提高养殖业、农产物加工业和特色农业比重等为突破口,调整农业结构。现今的合肥,已成为全国生长最快的省会都会之一,多项主要指标在中部省会都会中名列第一。
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公布的《全球都市圈监测陈诉》,合肥经济圈的人均GDP增速和新增就业率划分位居全球300个都市经济体的第1位和第2位。培育创新为魂的智慧合肥合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62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各种科研机构562家,有在肥服务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各种科技人员30余万,在校大学生50余万,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居中国同类都会前列,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也是世界科技都会同盟(WTA)会员都会。
在英国《自然》杂志揭晓的《自然出书指数》陈诉中,合肥已一连两年位列中国都会基础科研实力第三。2004年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都会,2008年领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10年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都会,合肥在创新驱动的门路上加速奔跑,都会创新能力和创新生长水平连续提高。
近年来,合肥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聚集的“智慧”优势,把自主创新看成都会的灵魂培育,加速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建设集研发、转化、生意业务、服务为一体,功效荟萃、联通共享的创新平台,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服务体系。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创新的事业要用创新的理念去推动;打造创新高地,关键是要走新路。
”合肥市与安徽省、中科院、中国科大四方互助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2012年10月24日揭牌。仅一年多,先研院就吸引了400名工程硕士,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共建23个团结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形成了“技术创新森林”,并搭建未来网络实验设施运管中心、量子通信南北干线运管中心等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成为中西部地域又一创新高地和名副其实的“江淮硅谷”。先研院之外,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宁静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平台也正在筹建中。
合肥还搭建了现代显示研究院等共性研发平台,以及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和科研、孵化、工业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营造革新创新的良好气氛,合肥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科技进步条例》,强化自主创新的执法保障;市府出台了《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建设完善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整合全市创新资源,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形成协力推进自主创新的事情机制。通过政策创新、金融创新和人才创新,合肥努力推动科技结果转化,协同创新的气力得以恣意释放。
2013年,合肥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3户、总数达711户,高新技术工业产值近4000亿元、增长18%。现在在合肥每3天就会降生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值超百亿元的语音上市公司,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智能语音技术,科大讯飞已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开发同伴凌驾8000家。
2013年12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合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都会”称呼;全国首批“智慧都会”试点示范都会、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都会等多个创新身份也在去年赋予合肥。现在,合肥正主动适应都会智慧化的时代趋势,鼎力大举生长云盘算、未来网、物联网、数字家庭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和智慧型服务业,推进工业生长智能化、住民生活智能化、都会治理智能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构筑湖清城美的生态合肥巢湖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但也曾污染较重。
“大湖”和“名城”是有机的统一,要建“大湖名城”,必须坚持大湖与名城共生。大河大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合肥市长张庆军表现:“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治湖不止’,直到水清山绿!”由此,合肥建立了环巢湖生态文昭示范区建设向导小组,计划在环巢湖2至5公里规模内打造景观、生态相联合的生态示范区。
并制定了“坚持除弊与兴利并举,掩护与治理并重”总体思路,根据“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目标,坚持预防掩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相联合,强化工程治理,实施长效治理。作为“大湖名城”的顶层设计,环巢湖地域生态掩护修复工程分为三期。2012年,以入湖河流及环巢湖防洪治理为主、113个项目、总投资502.5亿元的一期工程启动,重点对南淝河、派河、兆河等13条入湖河流开展综合治理。
将使都会污水全部收集到污水处置惩罚厂处置惩罚后再排放,实现对入湖河流的全截污,停止巢湖继续污染的势头。2013年,以入湖河流水情况整治及环湖湿地净化和污水处置惩罚及配套管网建设为主、159个项目、总投资538.48亿元的二期工程开工,其以国控断面水质达标为目的,将巢湖流域分成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环湖共“4+1”片区,在环巢湖所有乡镇兴建污水处置惩罚厂,此举走在全国同类都会前列;同时在国标基础上自我提高,对现有污水处置惩罚厂提标革新。
一期、二期工程总投资凌驾1000亿元,其项目规格之高、数量之多、作用之大、影响之广,在合肥前所未有。以湖区调水引流和流域面源控制为主的三期工程也同样值得期待。
治理巢湖是一项系统事情。合肥启动了环巢湖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实施成片造林、村镇绿化、矿山修复、森林质量提升等工程,在南淝河等9条入湖河流两侧建设生态林带。老城区被环城公园、高压绿色走廊、外环高速公路绿带围绕;1.5万亩大蜀山森林公园像翡翠一样镶嵌其中;都会周边,森林进村、森林围城,树木成为其中绝大部门农地的主人。
巢湖生态湿地自派河以东约2公里的水街桥,到十五里河入湖口,长7.1公里。从岸边“岛”式延伸到巢湖600米,在更靠近湖心处取泥堆成,种上水生植物,增强湖水净化能力。合肥还在环巢湖区域鼎力大举生长金融、旅游、会展业,使用湖光山色和温泉、湿地等资源,根据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原则,打造“环湖十镇”。通过如此实实在在的环巢湖生态文昭示范区建设,生态合肥建设成效初显。
巢湖整体水质已获得开端改善,由劣Ⅴ类转为Ⅴ类及以下。2013年即便连续高温天气,巢湖蓝藻水华发作的次数、面积和藻密度均比以往有所下降。以后,合肥将持之以恒治理水情况,防治大气污染,推进节能减排。
不久的未来,一个清澈秀美的生态之湖、一座优美宜居的生态之城定会出现在世人眼前!下篇:创新据高地造福树立全民到场的创业合肥合肥是充满活力的开明开放都会,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式日益完善。先后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域建设经贸往来,与美国哥伦布、日本久留米等13个都会结为友好都会。“开明开放、求是创新”是合肥的都会精神。3个国家级开发区及14个省级开发区是合肥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2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入驻,3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肥投资兴业。
合肥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都会之一、中国优秀旅游都会、中国温泉之乡,两次荣膺“中国人居情况规范奖”。创业是“富民之本、生长之基、活水之源”。实践证明,那里民营经济活跃、创业激情涌动,那里经济就蓬勃、人民就富足。
合肥与先发地域的生长差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数量还不够多、规模不够大,人民群众就业条理不高、收入水平有限。因此鼎力大举生长实体经济,必须继续弘扬艰辛创业精神,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庞大创业潜能充实引发出来,把民营经济生长的努力性充实调动起来,成为合肥市委、市政府的要务之一。
他们提出,以生长民营经济为抓手,引发全民创业动力和活力,打造全国投资生长情况最优的“创业福地”。实施全民创业,关键是培育各种有激情、有胆识、有作为的创业主体,鼎力大举掀起招商潮、引发全民创业潮、激励“凤还巢”。围绕能人创业、知识创业、科技创业、返乡创业、外来创业、民生创业,引导支持具有敏锐市场意识、较强谋划本事和特殊才气的人争相创业,专业技术人才离岗创业,留学人员回归创业,大学结业生自主创业。
勉励、支持和引导外出务工有成者回乡上项目、办实体,勉励、支持和引导境内外客商来肥投资兴业。增强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征地拆迁住民、失地农民等引导扶持,支持他们以创业促就业。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乔布斯的二次创业,就没有苹果公司今天的辉煌。因之,合肥有关部门强力推动“二次创业”。努力引导宽大民营企业家、创业乐成者开阔视野、努力进取,摒弃“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看法,增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意识,充实发挥创业履历富厚和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优势,打破家庭式治理的束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不停做大企业规模、提升治理条理,争做各行各业的“领头羊”。
支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开办小微型企业,加速实现由家庭作坊向小微型企业转变,由小微型企业向行业龙头迈进,由行业龙头向国际化团体飞跃。民营经济是草根经济,给点阳光就辉煌光耀,给点雨露就着花。合肥始终把优化投资生长情况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第一工程、第一品牌、第一保障。
努力打造“扶助创业”的政策情况。每年投入1亿元创业引导资金,降低科技结果转化的风险。实实在在为民营企业着想,打碎“玻璃门”、“弹簧门”,拆掉“天花板”,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准入难、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
鼎力大举营建尊重创业的人文情况,不停推出乐成典型,营造“创业庆幸、致富庆幸”的浓重气氛,把全民创业的努力性掩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这些举措有效引发了全民创业的动力和活力,合肥的投资创业生长情况也已一连数年位居全国前列。
营造文化浓郁的魅力合肥“大湖名城”的“名”,文化是主要内容;“创新高地”的“高”,文化是重要台阶。要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都会,既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经济“硬实力”,更要有富厚的文化内在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合肥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秘闻,有文字纪录的历史长达4000余年,古往今来孕育了无数良好人物。现在,合肥以文化创新为灵魂,发挥传统文化优势,促进文化创新,打造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工业与文化事业配合繁荣,文化与都会建设、工业生长有机融合,城乡文明水平大幅跃升的文假名城。巢湖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享誉海内外,合肥将充实掩护挖掘和继续开发好巢文化、三国文化、包公牍化、淮军文化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科教文化、创新文化、名人文化等现代优秀文化内核,并将地域特色文化融于都会的建设与生长之中,与旅游开发、都会计划建设、都会营销等精密联合,增强品牌打造和宣传,彰显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打响特色文假名片。
合肥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繁荣生长文化事业。鼎力大举实施“文化工业跨越工程”,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工业、农业、体育、节会等融合生长,打造支柱性工业。坚持以重大文化项目为依托,戮力推动滨湖新区省级文化基地及万达文化旅游城等项目建设。
2013年,合肥出台促进文化工业生长政策,推进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数字出书基地等建设,文化工业实现增加值近300亿元、增长21%。旅游总收入524亿元、增长14%,接待海内外游客近6000万人次,成为全国第三批台湾自由行都会,合肥航空公司加速筹建。深化文明建立事情是建设魅力合肥不行或缺的一环。
合肥深入开展“三城同创”运动,增强社会主义焦点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运动,唱响“合肥好人”品牌,打造“君子之城、道德之都”。现代都会是开放的、动态的,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诚信。这些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以实际行动提倡“诚信”的价值取向,以公信力动员全社会的信用建设,不停提升道德诚信的正能量,培育和弘扬诚信文化。
市政府恪守“三项答应”,即:“大建设不挤占民生工程一分钱”;“政府性投资的建设项目不差工人一分钱”;“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不得在银行发生一起逾期贷款”。在招商引资中以诚相待,说到做到,对答应的事项从不失信。坚持对老黎民公然答应,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合肥鼎力大举颂扬群众认可的“最尤物物”,褒奖群众身边的“平民英雄”,宣扬下层的“凡人善举”,引导人们见贤思齐、以诚立信,发生了好人如潮的“合肥现象”,涌现出一大批“最美”人物。肥东县农民刘士圣热心搭载一位老人,却不幸发生车祸,老人罹难。
刘士圣数次为老人的家人送去医药费、赔偿金,却一次次被老人的儿媳李孝香拒绝,李孝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现在,合肥已成为“中国好人”数量最多的省会都会,全国道德建设论坛每年也都在合肥举行。共享黎民满足的幸福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优美。合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民生至上,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最高追求,扎实办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实事。
经济快速生长是夯实民生之基、疏浚幸福之源,只有富足的生活才气“长”出都会的和谐欢喜。《全球都会竞争力陈诉》显示,合肥是近5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都会之一。
中国平板显示基地、中国光伏基地等“国字号”工业基地破土而出,一批千亿、百亿级“工业巨人”发展为合肥工业经济的“脊梁”。“合肥速度”连续领跑省会都会,合肥在全省的“龙头”引领作用不停提升,合肥人的幸福感怎能不日益增强?没有设施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生活的现代化。
2013年5月,4E级国际航空港——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式营运。目下的合肥,高铁、动车、高架、地铁、绕城高速、快速环保公交建设、运营各处着花,都会综合体、生态农庄、大型购物广场如雨后春笋,立体交通全方位延伸,现代商业元素深深融入市民生活。合肥还斥巨资兴建各种文体场馆、植树造林、治理情况。
都会靓了,情况美了,群众满足度自然就提高了。自2007年来,合肥“三公经费”零增长,“民生财政”则每年增长40%以上。用这些钱稳步实施了安居、医疗保障、再就业、教育平衡、文化消费、社区服务、菜篮子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市已新建、改扩建各种中小学校、幼儿园近千所,全面完成校舍宁静工程,全省率先免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本费;城镇住民人均住房面积增至36.7平方米;全省率先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笼罩,实现城乡低保、医疗保险和互助医疗、难题群众医疗救助全笼罩。
凡有合肥市区户籍的70岁以上低保老人、90岁以上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均可免费享受由政府购置的1小时居家养老服务。2013年,合肥在全国率先出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计划和社会服务“1+4”政策。全面实施“33+14”项民生工程,全市民生支出484.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76.8%。
新增城镇就业16.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8万人。完善城乡住民养老保险政策,实现全市缴费尺度、基础养老金尺度、最低补助尺度“三统一”。
提高城镇住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政策规模内住院用度支付比例到达70%左右。农村低保尺度提高到年人均1800元以上,散居五保工具供养尺度提高到年人均2200元。80岁以上高龄津贴提前实现城乡全笼罩。修订廉租住房保障和治理措施,开建各种保障性安居工程4.66万套。
100个老旧小区情况综合整治全面推开,惠及5.3万户住民。实施42个城中村和危旧房革新,完成衡宇拆迁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增强商贸便民体系建设,启动城区64个菜市场尺度化革新,基本建成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81所,义务教育平衡生长走在全国前列。
强化社会治安管控,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第三次捧得“长安杯”。在中央电视台宣布的2012至2013年度全国104个都会的“幸福观察”效果中,合肥位居“住民幸福感较强都会”之首。这份荣誉沉沉甸甸,又扎扎实实!革新洪流催人奋进,跨越征程时不我待。2014年,合肥760万人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新跨越、进十强”的总体要求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突出革新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实施革新攻坚突破、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鼎力大举推动工业升级、增强都会建设治理、推进城乡一体生长、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速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都会和区域性特大都会,为在全国提前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基越发坚实的基础。
新定位下的合肥,正走向越发繁荣、幸福的明天!。
本文关键词:都会,报道,回首,系列,之廿,二,安徽,合肥,【,AOA体育官网
本文来源:AOA官方入口-www.hongjiatai.com